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讀書筆記] 海龜投資法則

這是以期貨操作為事業的網路神人們都知曉的海龜投資法則,這法則並不是教讀者一種可以保證賺錢的技術指標,而是教一種心法,一種守則。由於期貨操作與股票長期投資的操作方式並不相同,操作指數期貨並不會強調個股獲利能力,主要是觀察目前市場氣氛以及主力作手的動向,綜合起來就是以一些技術指標來預測趨勢。然而各種技術指標一定有命中與失誤的時候,如何設定一套規範來讓自己克服心理的魔障才是本書重點。期貨交易是比誰的氣長,延長自己在場中的時間的方法就是平衡風險與停損設定。此書尤其適合使用程式來操作期貨的玩家。

出版社:美商麥格羅.希爾
作者:克提斯.費斯 (Curtis M. Faith)
類別:期貨、證券投資
首版日期:2007.11
定價:330 NT
推薦度:5顆星

基本觀念

  • 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包含:進場、停損、再進場、加碼、出場、交易市場
  • 海龜用來平衡風險的方式是先計算出一個平均真實區間 (Average True Range, ATR),這個值以N來表示,N越大則風險越高。因此當投入某市場的總預備金相同,N越大,考量到風險,所能交易的單位數就越小。例如,我有200萬元要操作小型台指期貨,小台1點是50元,遇到靜態盤整期,N可能為50點,所以200萬等價於800N,如果設定預備金是100倍,則代表每次操作的單位數可以是8口小台期貨。遇到動態盤整期,N為80點,則200萬元只能等價為500N,同樣100倍的風險設定則代表單位數必須縮小成5口。
  • 每一天都有自己的真實區間 (True Range, TR),它代表當下價格波動的範圍,數值越大代表波動性越大,風險也越大。真實區間的概念是找出當日最大的差值當作真實區間,假設今天收盤是漲的 (高於昨日收盤價),且今日最低點也是漲的,那最大的差值就會是昨日收盤價與今日的最高價的差距;今天收盤是跌的 (低於昨日收盤價),且今日最高點也是跌的,那最大的差值就會是昨日收盤價與今日的最低價的差距;遇到最高點是上漲而最低點下跌的情況,那最大差值會是當日最高點與最低點的差值。這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
    TR = MAX(最高點-最低點, 最高點-昨日收盤, 昨日收盤-最低點)
    ,總之就是在這三個差值中選取最大者。
  • 將每天的TR使用一個特別的公式計算後就是N (或叫ATR)。首先必須決定要使用多少日的TR值來計算N,選擇的日數越長越能代表長期趨勢,但少日的N較能反映近日波動程度。假設天數為D,第n交易日的N公式為:
    N= ((D-1) x Nn-1 TRn) / D
    ,本書海龜的範例是採用20天的N

進場

  • 用來判定進場買進或放空期貨的技術指標一堆,甚至自創的方法也一堆。基本上這些依據可分為三大類:
    1. 順勢操作。當指數向上或向下突破某高低點或是快速均線突破緩慢均線時,認為接下來會出現某一方向的波段,於是順著方向進場
    2. 逆勢操作(區間操作)。當指數接近某高低點、或是快速均線接近緩慢均線、甚至是自己判定的某個指數數字時,因為認為現在仍處在盤整期,所以反向操作
    3. 特殊操作。不管是根據總體經濟報告、大環境氣氛、價格合理性、統計歷史而歸納出封關前必大漲、或是讓猴子射飛鏢,總之是經過一套分析方式而得到的操作都屬於這類
  • 規則越簡單越好,簡單的規則或許不是最佳獲利的方式,但往往較能適用未來。本書建議當價格往上突破20日 (交易日) 最高點或跌破20日最低點時進場作多或作空,所以此為順勢操作
  • 設定停損點的操作方式往往會遇到一種讓人沮喪的情況,就是進場後,指數往賠錢的方向前進。然而到達停損點而認賠出場後沒多久,指數就開始一路往當初預定的方向奔馳。為了不要錯過真正的波段,於是有所謂二次進場的機制。本書建議當價格往上突破55日 (交易日) 最高點或跌破55日最低點時再次進場作多或作空

停損

  • 停損設定會稀釋掉獲利,往往不設定停損的操作可以得到比有設定停損操作更好的獲利,但相對連續賠錢時間以及最大賠錢金額都會因為沒有停損設定而被放大
  • 本書建議將N值作為停損點設定依據,當損失超過2N則認賠殺出
  • 當有加碼操作時,必須修改停損點,原則就是不論單位數量,當總損失超過2N就出場。所以停損點的價格S會等於持有單位數量x的均價P往賠錢方向移動2N除以單位數量,停損點計算公式可以寫成:
    S = P - 2N/x    (多單)
    S = P + 2N/x    (空單)

加碼

  • 海龜策略主要是為了抓住大波段而設計,因此有所謂的加碼機制。如果方向看錯就只會有2N的損失,但如果方向正確,希望能取得遠超過2N的獲利,於是透過加碼機制來實現這個目的
  • 本書建議使用N值作為加碼點設定依據,當第一個單位其獲利每增加N/2時,再加碼一個單位
  • 考量到風險,海龜針對單一市場的操作設定了4單位的上限,也就是說最多加碼3次

出場

  • 順勢操作的缺點就是當技術指標反轉的時候,往往只剩下最大獲利的60%~70%
  • 本書提到的海龜出場方式須配合進場設定一起操作。首次進場多單的出場時機是價格跌破10日內最低點;空單出場時機是價格漲破10日內最高點。因停損而二次進場的多單出場時機是價格跌破20日內最低點;空單出場時機是價格漲破20日最高點

交易市場

  • 交易市場可劃分出三種類型:基本面驅動市場、投機客驅動市場、衍生指數市場
  • 基本面驅動市場較適合順勢操作者,而順勢操作者在投機客驅動市場生存困難
  • 海龜對相關性高的市場,像是黃金和白銀,有總交易單位的限制,建議總共最多不超過6單位;相關性低的市場,像是黃金和高級銅,則總數不超過10單位;而單一多空操作方向的總數不超過12單位

心法

  • 盡量使用限價單取代市價單
  • 認清自己陷入哪些交易認知偏差並想辦法堅守海龜原則
  • 自己的交易自己負責,別將錯誤或失敗歸咎他人及市場
  • 思考機率、不要預測市場。我解讀成作者要我們跟隨市場的腳步,跟隨指標操作,不要妄想猜測高或低點的位置
  • 交易的主要目標應該是留在市場上,有正數期望值的系統或方法最後一定能讓人致富
  • 歷史績效回測的結果和實際交易績效出現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交易人效應、隨機效應、最佳化悖論、過分符合或曲線符合

交易認知偏差

  • 損失趨避:人們對於避免損失的慾望比賺錢還要強烈
  • 沉默成本效應:把已經投入或花費的金錢看得比未來可能賺取的金錢還重要
  • 處分效應:太早獲利了結
  • 結果偏差:以結果論成敗
  • 近期偏差:偏重最近的數據與經驗
  • 定錨效應:對某東西的價值判定會因為其停留在某一價格一段時間而合理化
  • 從眾效應:因多人相信而相信或是跟著投入
  • 相信少數法則:僅用少許的資料就急著歸納出結論

三種交易市場

  • 基本面驅動市場:與各國貿易順逆、GDP、貨幣政策、外匯、利率等因素有著高度相依性的市場,投資標的像是債券
  • 投機客驅動市場:價格變化遠超過實際商品需求或商品獲利能力的變化,例如咖啡、黃金
  • 衍生指數市場:股市大盤所衍生的指數型期貨,像是台指期貨、美國小型標普500 (e-mini S&P)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