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讀書筆記]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

此書為朋友推薦的書單之一。被要求嘗試照著書中的建議實行,看看能否可以在派對或是一些社交場合更容易融入人群中,進一步成功脫魯(大誤)。總之,這並不是教導如何和異性搭訕的專業書籍,但不失為是能跟陌生人更易攀談的手法。雖然還是需要靠生活上的體驗、品味、學習與練習才能真正充實談話的內涵,但很多簡單卻又容易被忽略的小技巧在該書中佐以生動例子而被條理地點出。

出版社:李茲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萊拉.朗德絲 (Leil Lowndes)
類別:行為心理學、肢體語言、人際傳播
首版日期:2013.1
定價:360 NT
推薦度:3顆星


笑容

  • 戴爾.卡內基的智慧告訴我們成功的秘訣在於微笑,在於讓別人覺得你對他有興趣,在於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
  • 成功人士的微笑:抬頭挺胸,自信的微笑,不閃躲的眼神
  • 在職場上的女性愈晚笑,在別人眼中的可信度就愈高
  • 不論遇到誰,都請轉過身去,讓對方感受到善意與熱情,展現溫暖的一個笑容
  • 笑的時候不要一視同仁,你應該用不同的笑,去搭配不同人給你的感覺


眼神
  • 互動過程中若加入多幾次刻意的眨眼,可以提高對方的認同感或好感
  • 女生對女生表露心跡的時候,眼神接觸的增加會激發出對方更高的意願去分享自己的感受;然而男生對男生眼神接觸的增加,所激發的不是分享而是敵意
  • 把你的眼睛年在說話對象身上,就算語畢也不要中斷眼神的接觸,非得轉移視線時也得將速度放慢,表現出很不情願的樣子。此種眼神技巧能獲得對方的認同與愛戴,甚至能給人聰明有深度的印象
  • 三人以上的聊天,將眼神放在聽的人身上而非講話的人身上,能讓聽的人對你產生強烈興趣。當中所攜帶的訊息代表你對周遭的人有興趣,同時也表示你對自己有信心
  • 為了讓說話的人還是能感受到尊重,也避免一直被盯著的聽話人感到不自在,折衷的方法就是看著說話的人,但每次他的發言告一小段落,你就讓視線回到目標對象身上掃一圈
  • 針對男性使用者,眼神效果僅在異性對你有意思時才有作用

體態 & 行為
  • 頭抬高、肩膀放鬆、收小腹、挺出腰線、身輕如燕,讓優美體態成為一種習慣
  • 手掌略張開,掌心向上,代表接受對方的說法;反之,手微微握拳,指節向前,代表想要抗拒
  • 身體前傾表示認同,後仰代表防衛
  • 即便沒有說謊,某些時候情緒仍然會出現波動,因為我們受到談話對象的影響,導致身體重心移來移去或是不自覺按摩自己的脖子。專業的公關或是溝通能手,會非常在意自身舉止所傳達出來的訊息,避免被人誤會。寧可忍一時不便也不願破壞自己的行情
  • 派對上,必須避免大部分人會有的錯誤,那就是一進門就開始吃吃喝喝
  • 進入派對前,刻意在門口停下腳步,利用這時間好好地把會場的狀況掃視一遍。環顧四周的用意不在於炫耀,不在於自我感覺良好,而在於你能準確評估場內的狀況還有最重要的現場來賓面貌
  • 派對上,站姿開放的,手不抱胸,放在身體兩側的,雙腳微開的,臉上掛著一抹微笑的人,比較容易有人過來搭訕
  • 在對客人介紹產品時,注意客人針對剛剛所說的內容,身體有沒有任何的侷促、抽動、不安之舉
  • 對方若是完全面向自己,或許帶著一點點仰角,那就表示上鉤了。反之,如果對方的頭有些偏掉,不怎麼看這邊,那事情就糟糕了。此時可以轉移話題,或提一下產品還有什麼不為人所知的用法
  • 可以積極地改變對方的身體姿勢,這能間接影響對方的心理狀態。如果客戶雙手抱胸成防衛狀態時,可以塞個東西強迫對方伸手拿取,這時就有機會撬開對方的心靈
  • 介紹產品時,當客人伸手拿取東西文件或把玩小物品時,代表「我在思考」的意思。此時可以放慢速度甚至暫時休息一下
  • 在演講場合下,聽眾會以鼓掌或是讚嘆回應台上的講者。回應最快的人感覺最有自信,最覺得自己有能力說服別人追隨自己,最具個人魅力擔任領袖


道具
  • 隨身攜帶能讓別人主動說出「那是什麼啊?」的小道具,可以是任何可穿戴或拿著的特殊玩意兒,其目的是要吸引旁人的注意力,讓他們主動開口
  • 要確保你和新朋友之間的對話能綿延不絕,有個竅門是在出門前看看新聞(現在應該改看臉書更新)
  • 每當被問到你是做什麼的,都要能拿出事前深思熟慮過的「口說履歷」來回應。並且把能帶給對方的「好處」加入「口說履歷」裡,可以讓你的職稱整個活過來,讓人對你的印象深刻
  • 字彙豐富的人,確實讓人感覺比較有創意,書讀得比較多,比較聰明;也因此贏家確實會講究用字,但也不能太過刻意
  • 每個月找一件跳tone的事情。要從這些嶄新的活動中得到體驗,讓你什麼都能聊上一點
  • 至少要有足夠的知識起頭,旁邊的專家才有辦法順著你的話講。你也許無法成為專家回答問題,但會知道有哪些問題專家可以回答,問起問題來,用的術語也比較對味
  • 參加不熟悉領域的社交活動前,準備幾個可以破堤的內行問題在手上。但記得千萬不可因為破題成功而戀戰,這樣不用多久就會破功
    • 對「藝術家」可提的問題:創作用的是哪種媒材?有沒有藝廊收他們的作品?你的作品有地方看嗎?
    • 對「醫生」可提的問題:你是哪一科的?你在哪家醫院服務?你跟院方的關係如何?目前的醫療環境對你有什麼影響?
  • 除了母語跟外語,贏家還懂一種用來「聊工作」的語言,會這種語言,代表你可以跟任何職業的人聊上幾句
  • 在社交場合跟人聊過後,養成習慣立刻拿出筆來在對方的名片後面寫下剛剛交談或閒聊的重點

交談
  • 跟別人交談時,請暫時放下自己,注意對方
  • 要讓跟你說話的人開心,讓他願意跟你講下去,你就得學會如何「閒聊」
  • 閒聊的秘訣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說了什麼,而在於你怎麼說,在於對方的感受。最高指導原則就是讓對方覺得舒服
  • 最常見的兩個問題:「你是哪裡人?」與「你是做什麼的?」。既然知道會被問到,不妨事先準備好答案
  • 對於「你是哪裡人?」的回答,除了地名外,還可以補充特產,當地名人,或是趣聞軼事
  • 對於「你是做什麼的?」的回答,如果只是丟出一個乾乾的職稱,對方會像甲板上的魚一樣不知所措。稍微具體一些地介紹平常的工作內容,甚至可以舉些實例拉近彼此的距離
  • 被問到做哪一行的時候,盡量提供他們可以現學現賣的資料,讓彼此的談話可以繼續延燒
  • 「你是做什麼的?」這種直白的問題請不要說出口。取而代之,可以換成:你的時間都怎麼安排?
  • 「介紹別人,絕不吝嗇」,想讓兩個人之間產生火花,絕不能在資訊提供上小氣。以主人之姿扮演潤滑劑,幫忙介紹兩人彼此。介紹中穿插資訊,讓雙方都有機會可以大作文章
  • 如果一時不知該回答些什麼,除了用嘴巴或肢體動作表示你「聽到了」之外,還有一種選擇是重複對方的話。只需要重複最後一句的最後兩三個字就行了,重點是口氣,你的口氣要聽來帶著感情,帶著好奇
  • 回答捨呻吟而用整句,不儘可以讓你更有條理,還可以讓聽者感覺你真的跟他們站在一起
  • 跟人家才認識,說太多自己或他人的壞事絕對不智,對方很容易往壞處想,對你的印象大扣分
  • 把對方當作主角加進對話裡面,例如:
    • 「最近市中心開了一家很夯的印度餐廳,要不要今天晚上一起去吃看看?」應改成「吉兒,有家新的印度餐廳你一定會喜歡的。你今天晚上要不要跟我去吃看看?」
    • 「老闆,我星期五可以請假嗎?」可以改成「老闆,你星期五沒有我,成嗎?」
    • 「我喜歡你的西裝」改成「你穿這件西裝很好看」
    • 「這個問題很好」改成「你問得很好」
    • 「結果將會是…」改成「你可以看出結果將會是…」
    • 「對不起,金門大橋在哪兒?」可以改成「對不起,你可以指點我一下嗎?我想找金門大橋」
  • 盡量用些有畫面的比喻或句子,大家熟透的用法就能免則免。比喻也盡量跟當下的情境有關
  • 用比喻帶出畫面。這技巧是要從對方的生活經驗與興趣出發,去喚起他們的注意力與興趣
  • 幽默可以讓對話增色,但不要用「你有沒有聽過…的笑話?」當開頭
  • 贏家有話就說,不會拐彎抹角,不會這個不敢說,那個也不敢講
  • 沒事也不要貧嘴亂逗人
  • 每個人都有需要當烏鴉傳遞壞消息的時候,這是有沒有心的差別就在於你的態度。展現一些同理心,身藏壞消息的人生勝利組,應該要能夠跟難過的人分攤痛苦
  • 而身為傳話的信鴿角色,其實是可以從中受益,但記得烏鴉大家都討厭,你要當的是喜鵲
  • 遇到有人哪壺不開提哪壺一直追問你不想討論的話題時,你可以不斷重複原本的回答,連語氣音調都不變,跳針個幾次對方就會打退堂鼓
  • 遇到大人物跟你一講沒完,而他身邊有伴的話,記得把話題扯到那位「伴」身上。因為恆星超級亮的話,衛星也不會太差。運氣好攀上關係,佔便宜的機會應該比吃虧大得多
  • 每聲謝謝的後面一定要有受詞,換句話說,一定要說清楚你在謝什麼
    • 謝謝你來
    • 謝謝你的諒解
    • 謝謝你願意等我
    • 謝謝你長久以來的惠顧
    • 謝謝你這麼關心我
  • 多用「我們」這兩字。不論是面對客戶、準客戶,或是你想攏絡成為朋友的陌生人,都可以這麼做。這兩次可以營造出「一體感」,可以讓聽者覺得跟你有所連繫
  • 派對上搭訕可以開頭說:「嗨,我叫XXX,我剛剛一直想跟你聊聊天」,接下來一定會有小小的尷尬,這時要趕緊補上一個無害的問題像是:「你是怎麼認識女主人的啊?」或是「你住在這附近嗎?」

聆聽
  • 宴會上離目標群體近一些。站近一點的好處是可能偷聽到他們在討論什麼,有機會抓住關鍵字打蛇隨棍上地加入他們的談話
  • 不論跟誰講話,耳朵一定要打開。仔細注意對方是否有提到任何不尋常的東西,任何與你們正在說的事情有所悖逆、偏離、回推,或呼應的人事時地物
  • 有自信的人知道要成長就要多聽,多說則無益。而在傾聽的時候,他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迷倒了說話的人
  • 忍住,別急著說「我也是」。任何時候有人提到共同興趣,先別急,讓對方把所有熱情傾瀉出來之後,再看時機隨口那麼一說,揭露自己身為同好的身分
  • 聽對方講話,看對方習慣用哪些名詞、動詞、形容詞,然後就像迴音一樣有樣學樣,以拉近雙方關係
  • 注意你的談話對象在言談中援引了身體的哪個部位,藉以了解對方屬於視覺導向、聽覺導向、或是情感導向。使用相同導向的句子更能拉近彼此的關係
  • 好老闆會先把員工想講的話聽完,這樣接下來的調查工作就會容易許多。因為聽者的大腦如果裝滿著他自己的心事、煩惱跟熱情,你是沒辦法往裡頭灌輸你的想法的
  • 聽他們描述事實,但試著在感受上與他們達成同步

讚美
  • 相對於當面大剌剌地誇獎,應該把好話說給目標對象的親友聽。透過八卦間接傳到目標耳朵能讓恭維產生加乘效果
  • 社會學研究學顯示:
    • 新朋友給的褒獎影響力大於老朋友
    • 在不知對方相貌之前所給的誇獎比較有可信度
    • 在受對方敬重的條件下,誇獎對方前先自我貶抑一下,誇獎的可信度也會提高
  • 要讓被你誇獎的人永遠記得你,必須針對個人的特質去觀察,去評論,才能直刺對方心坎。這當中有幾個要點:
    • 私底下講
    • 要有可信度
    • 對每個人半年只能使用一次
  • 把誇獎人變成反射動作
  • 對失敗掙扎中的朋友溫柔一點、體貼一些、仍舊給予讚美,這會比不通人情的誠實更令人欣賞
  • 來自於別人的讚美和恭維,你得讓那好的感覺回到他的手中。不要乾乾地說「謝謝」,更不要說「那沒什麼啦」,正確的做法是讓他們知道你很感激,並且想辦法恭維他們的「義舉」。例如:
    • 收到「你這次的案子做得很棒」應該回說「謝謝你給我的肯定,我非常感激」
    • 「這趟去夏威夷度假好玩嗎?」可以回說「你記得我去了夏威夷呀!很好玩啊,謝謝你」
    • 「你的感冒好點了嗎?」應該回說「謝謝你的關心,好多了」
  • 恭維人的信件在英文裡面又稱作「奶油杯」。但要讓它發揮到極致,並不是交到本人手中,最聰明的作法,是把好話說給目標對象的老闆聽
  • 一個人如果是號人物,就會給予台上的人最大的支持。即使講者的看法他們不見得都同意,贏家們還是會給予熱情的鼓勵

心法
  • 人不那麼在乎你了不了解他們,他們在乎的是你在不在乎他們
  • 在與人初次見面的時候,很多人的通病是「想太多了」,我們機關算盡,卻忘了拿出真心去給人回應,忘了坦率地去交朋友
  • 預見新面孔,想像她是位老朋友、老客戶、舊情人或其他你生命中曾經非常重要的人
  • 使用視覺化假想訓練必須完全放鬆,盡量在安靜的家中或車裡操演視覺化實況模擬
  • 有些人會緊張,有些人不會,這當中的差別並不全然是天性,也不全然是教養所致
  • 身為地位較高的人,示弱可以顯得平易近人
  • 應該用經營履歷表的心情去面對與旁人的每次互動,說話內容必須有所選擇以凸顯出自己的優勢,針對對象來客製化談話內容
  • 買昂貴商品的時候,要先跳過真正要買的那一家,反倒找些同業多跑跑,跟專業的賣家學學他們講話的口吻跟用語。有了專業級的口條護身,就可以出發去你設定好的店家,好好地選,好好地殺
  • 多花點時間跟自己所選擇的人相處,而不要只是跟選了你的人在一起
  • 將目標對象的大日子、私下興趣、以及提過的事情記在腦裡,可為對方帶來巨星般的感覺
  • 大人物眼裡沒有小失誤,耳朵也聽不見小失誤。他們會給同事空間,不會雞蛋裡挑骨頭,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冷言冷語
  • 當說話者發言被打斷後,能幫人把故事和大家的注意力拉回來,能獲得說話者的感激,同時在場的其他人也會感受到你是個體貼的人
  • 請人幫忙時,大人物會把牌攤開放在桌上。把話說清楚,你需要的是什麼性質,什麼程度的協助。有話直說不是示弱,反而會給人感覺你是個坦蕩蕩的君子
  • 即便有人表明願意幫你,也不要太過猴急。給那好心人(the Good Samaritan?)一點空間與時間,讓他能在付出之前,細細品味樂於助人的快樂
  • 反過來如果是你幫別人忙,對方會說「我欠你一次」,但可不要急著兌現這人情債,至少得等上幾個禮拜
  • 派對上可以亂講話,卻不能講實話。派對上只能做兩件事,就是放鬆以及交朋友
  • 大人物們知道人在社交場合的舉措,可以精準反映他們真正做起生意來時的狠勁與能力
  • 餐桌上出現任何歧見、誤解或爭議,大人物們都會先擱著,留待在會議室裡的談判桌上交鋒
  • 養成替別人創造避風港的習慣
  • 每次自己搞烏龍時,記得最後一定要讓你的苦主「物超所值」
  • 把錯誤攬在身上,可以讓朋友對你推心置腹,你的用心朋友不會不知

電話
  • 把抽象的情緒翻譯成聲音,必須在一個限度內盡量讓自己的說話聲音誇張一點、戲劇化一點。得在字詞的選擇上考慮到自己的個性與處境,但大原則是讓電話彼端的對方聽出你的情緒或感受
  • 即便相隔兩地,但透過多叫對方的名字,可以拉近彼此想像的距離。因為對方每聽到自己的名字一次,就好像被你擁抱了一次
  • 贏家不會像傻子一樣笑著接電話,他們會先聽聽看是誰打來的,再決定要不要笑,該怎麼笑,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 先弄清楚對方來歷和企圖,再讓燦爛的笑容呈現在聲音裡,這樣對方才會產生一種VIP的錯覺
  • 打電話到人家家裡,先把夫人搞定;打到人家公司,把祕書搞定
  • 每次撥通電話,記得先詢問對方現在方不方便通話
  • 面對答錄機時,想像一下留言的對象,說些能激發他們好奇心或戳中笑點的東西,以吸引對方回撥
  • 對方語音信箱或答錄機啟動了,但你沒有準備,這時候你要趕快掛掉。之後冷靜思考該講些什麼,演練一下,然後再重新撥過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